J1425640131362  

 

一部只花19天就拍好的電影《進擊的鼓手》(Whiplash),一個年僅28歲導演執導的第二部作品,為什麼一上映就撼動全球觀眾,除了讓觀眾直呼現場感「精彩得恐怖」外,究竟又帶來哪些震撼教育?

There are no two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more harmful than "good job".

 

good job」絕對是殺傷力最大的兩個字!——《進擊的鼓手》,ifilm/傳影互動官方粉絲專頁

 

good job」這兩個字中文的意思,通常是讚美對方「做得好」,經常在歐美電影或是電視劇中聽到。典型的美式教育作風,認為用鼓勵取代責罰,才能成大器,因此最好多用這句話稱讚別人。但是在《進擊的鼓手》這部片中,擔任「魔鬼教師」指揮的J.K.西蒙斯卻不這樣認為,他在小酒館裡,對著曾經是他的鼓手學生如此斬釘截鐵地說:

 

「這個世界上沒有比『good job』這兩個字更具殺傷力,那只是欺騙自己用的……我逼團員超越自我到極限,我相信有絕對的必要性。」短短幾句話,卻震撼現場觀眾,餘韻不斷在心中迴盪。

 

在台灣社會充斥「小確幸」的氛圍中,眼看其他國家不斷超前,不免浮現這樣的問號:我們是否太容易放過自己?或許明明可以有更亮眼的成績?

 

但是超越自己,到底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這樣的代價又是值得的嗎?當然是另一個必須思考的命題。

 

愛的教育好?還是不打不成器才是對的?

 

其實早在《進擊的鼓手》上映前幾年,2005年,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因為摘錄耶魯大學華裔教授蔡美兒新書《虎媽的戰歌》中篇章,並下了「為何中國母親比較優秀?」(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的標題,結果引發全美父母及教育工作者激烈論戰。很多美國人對於虎媽這種斯巴達式的嚴厲教養憤慨不已,認為當她的小孩實在太可憐,連全家出國度個假,虎媽都會先在當地借好練習樂器的場地,讓孩子即使放假,也絕不容許有片刻鬆懈。

 

這種「不打不成器」的中國傳統觀念,完全顛覆美式愛的教育;但也讓一些美國人開始反思,認為美國人長期以來過度的放任教育與浮濫讚美,導致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如華裔學生等等。類似的論調,幾乎等同於J.K.西蒙斯所秉持的育才哲學:就是不逼到極限,怎麼知道自己有更多的潛力?天才都是這樣逼出來的。

 

只是更弔詭的是,其實《進擊的鼓手》這部片,是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的半自傳作品。他念高中時參加爵士樂隊當鼓手,負責指導的老師就是J.K.西蒙斯的翻版。因為他的斯巴達式訓練,讓原本默默無名的地方爵士樂校隊,最後竟然參加全美各大比賽獲獎,甚至擔任音樂節的開幕演奏。聽起來是個成功的故事,但是達米恩多年後回想那段高中回憶時卻說,他只剩下痛苦與恐懼的回憶,因為魔鬼老師帶給大家的高壓實在太大了,大到終身都有心理陰影存在。

 

就連虎媽的大女兒蘇菲亞,後來也在媒體投書給母親的一封信中表示,回憶起媽媽當年的恐怖教育,讓她有一天放學時忽然驚覺,為什麼下課後大家都是用輕鬆的步伐走出校園,她卻習慣性用跑的。因為她從小時候起,就被嚴厲要求放學後一定要直奔去上音樂課,半點都不得延誤,趕著做各種媽媽嚴厲要求的事。如果沒及時趕到,媽媽就會暴跳如雷,甚至懲罰。

 

被用good job讚美長大的孩子,容易變成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這究竟好?或是不好?

 

這些受到魔鬼教師與魔鬼媽媽訓練的孩子,例如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後來進了哈佛大學。虎媽的兩個女兒,大女兒進了哈佛,二女兒進了耶魯,都是美國人心目中的名校。若從表面上的結果來看,魔鬼訓練還真能激發出潛能,逼出能力的極限。

 

雖然虎媽後來表示,她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在懺悔過去太嚴厲的教養,但是卻再次凸顯兩個女兒都成了大器的事實,美國人自然也看到,才會因此爭論不休。若虎媽的兩個女兒表現平平,恐怕言論就只會一面倒地指責中國媽媽的錯誤教養了。

 

從虎媽到《進擊的鼓手》,都在闡述一個觀念,作為魔鬼訓練者,他們相信,浮濫的讚美只會養出一群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反而害他們裹足不前,培育不出菁英。

 

《進擊的鼓手》電影原名「whiplash」這個字眼,就是有鞭策的意思,不用力鞭打,怎麼會產生天才?

 

只不過,究竟是要活在成功之後,卻產生陰影、付出代價,還是要活得平庸平凡,卻擁有小確幸的自在?在兩極化的光譜間,能不能找到一個對自己相對來說平衡、值得的選擇?這一連串探索,或許不會馬上得出一個簡單的答案,但至少可以先從當你再次聽到”good job”這兩個字的瞬間開始深思……

 

資料來源: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arrow
arrow

    isoediso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