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的時候,一個住在泰國曼谷的菲律賓朋友,很興奮的傳了一個臉書的連結,說他正在為美國政府USAID的計畫做緬甸公民團體的環境正義研究,

結果在一個專門訓練緬甸當地NGO組織如何監督緬甸政府的課責性以及透明化的組織中,看到了一年前我在仰光訓練當地社會運動者的照片,所以傳給我看:

「世界真小啊!」他說。
「嗯,可不是嗎?」我回答。

此時的我,人在美國東岸的波士頓。

在這前一天,我剛剛跟在尼泊爾進行有機布衛生棉的台灣朋友,在波士頓海邊散步。更前一天,我在從台北到舊金山的飛機上,空服員恰巧是我的舊識好友。

很巧的事情,總是常常發生在世界遊走,對世界好奇,交遊廣闊的人身上。所以我們會在異國的機場遇到久違的朋友,如果我到芬蘭,會有認識的台灣朋友;到台灣,當然也會有芬蘭朋友。

這很意外嗎?一點也不,只是世界越大的人的世界就越小。如此而已。

喜歡旅行的人都知道,在歐洲當背包客的時候,突然在捷克街頭遇見一個月前阿姆斯特丹的青年旅館同寢室的澳洲室友,一點也不奇怪。在旅途的偶遇之後,彼此保持聯絡一輩子,平時在網路上互動,分享發生在自己身上有趣的事,偶爾到對方的國家互相拜訪,參與對方人生的重要里程碑,都是在正常也不過的事。

人因為有朋友而富足。我再同意不過。

就像其他喜歡旅行的人,我從小就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所以總會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尤其是跟自己年齡、語言、社會背景越不同,覺得越有意思,因為透過朋友這一扇一扇的窗戶,就像旅行一樣,打開了我對世界的認識。我也時常跟喜歡旅行的人分享,有這三種朋友,就是成為一個有國際觀的人的第一步。

所以當有讀者因為看了我一篇文章中,提到我空服員的朋友,在航班上遇到一對帶著新生雙胞胎的年輕夫婦,發生的小故事時,他循線上網搜尋發現確有其事,不但沒有因為知道這件事的真實性而滿足,反而立即武斷做出我是「網路抄來的」這種奇怪的結論。

這明明就是一個兩百多人的航班,許多人下飛機後都趕快PO文說這段有趣的經歷,包括我的空服員朋友在內,這件溫馨的小事很快上了網路,上了報紙,是個很出名的事件,這對父母後來還上了電視,本來就是公眾事件,不是秘密,網路上有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真實生活中完全不認識我的人,卻可以因此自信滿滿的說文章裡面說的「朋友」不存在,這是什麼邏輯呢?

人生際遇奇妙極了,有時歡樂,有時悲傷,但生命都充滿了啟示。

我有朋友是紐約百老匯的蜘蛛人,演出時我到後台去,還帶著蜘蛛人的頭套比劃了一番拍照,前幾天他上台領東尼獎,我覺得光榮極了,因為他長手長腳,長相太過獨特,歌聲又不出色,因此演員之路並不順遂,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放棄夢想。

2002年5月10日的波特斯巴火車事故(Potters Bar rail crash)中喪生,死者之一不幸的是我的好朋友,他在去參加另外一個朋友在英國的畢業典禮時,火車途經英國倫敦郊區城鎮波特斯巴的列車在進站之前,因為轉轍器故障鬆脫而出軌翻覆,造成車上六名乘客與一名路人死亡。

2005年4月25日上午9時18分在JR福知山線脫軌事件,當時在兵庫縣尼崎市一列西日本旅客鐵道寶塚線快速電車,因為脫軌撞擊路旁公寓大樓而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傷。車上的死者之一,不幸的就是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到現在我們共同的朋友還每天早晚為他捻香。

1995年1月17日,我小學最好的朋友在阪神大地震(神戶大地震)中成了受災戶,他在混亂的黑暗中,找到護照及貴重物品,從二樓殘垣斷壁中跳到路上,終夜跟著其他災民沿著鐵軌走向不知道目的地的遠方,這一天從此影響了他這輩子對於生命的看法。

尼泊爾發生震災時,臉書Safety Check的功能讓我知道我有6個朋友在災區、他們是誰、多少人已經報平安,所以不需要一個一個拼命打電話,我在千里外也可以放心,我相信沒有人會說,這些朋友是假的。

人與人的關係當然有遠近親疏,但都應該真心真意。不是我的朋友都會遇到光怪陸離的事,而是因為我們明白所謂的生命,無非就是這輩子可以使用的時間的總和,所以真誠地努力使用生命,也努力跟其他人分享,分享生命、甚至也分享死亡。別人的生命開展了我們的生命,雖然一個人不可能過5千種人生,但如果有足夠的好奇心,任何人都可以有5千個朋友,每一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開啟一扇又一扇的窗,讓我們看到那些原本看不到的世界。這都要感謝那些各式各樣用正面的生命態度,過著有趣生活的人,讓世界變大,也因此讓這個世界變小。是不是每一則分享生命的故事,都要附上朋友的死亡證明,機票、登機證,護照戳章,身分證正反面影本給毫不相干的陌生人觀賞呢?

我們不需要、也不可能跟世界上每個有趣的人交朋友,但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現在的陌生人可能是未來的朋友,現在的敵人可能是未來的夥伴,有一天我們會相遇,會需要彼此的安慰,彼此幫助。

在這一天來到之前, 即使不能用溫暖的態度來面對世界,也請幫幫忙,起碼別當個頭腦有洞的陌生人。

 

褚士瑩

國際NGO工作者,專業訓練來自埃及AUC大學唸新聞及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曾在緬甸北部撣邦主持農業轉作計畫近十年。2012年後轉任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金融組織的專門監察機構BIC(銀行信息中心)緬甸聯絡人,開始訓練緬甸的公民組織監督世界銀行及其他外國政府對緬甸的貸款及發展計畫。除協助多方停戰協商,設計戰後重建之外,也意識到真正的改變必須來自教育,讓下一代開始接受多元社會,改變衝突的本質,因此從2015年開始,著手在當地成立一個以哲學思考為主的兒童繪本出版社。

回台灣時,他跟在地的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客工、新移民、部落、環境、教育、社區營造、農業、自閉症成人、失智症家屬的支持。中文出版品包括「1份工作11種視野」等近50本。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arrow
arrow

    isoediso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