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自己輔導的客戶上天下雜誌專訪,談如何以長期績效為核心, 創新求變。
有獨到的見解,特別轉載分享文章

以下轉載文章:
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提出的破壞式創新理論,來自於企業經營者在思考創新時經常面對的兩難:儘管貼近主流客戶的需求對企業獲致當前的成功非常重要,然而長期的成長與獲利卻需要依靠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經營模式。
專注於從廢棄物當中,精煉出光碟、硬碟,甚至是觸控式螢幕製成所需的稀有金屬,光洋科正是一個透過創新商業模式、技術能力提升與策略方向轉型,創造營收成長與永續經營的典範。




創新模式:危機中看見商機

2011年,天下雜誌一千大企業排行榜揭曉的同時,預測了三大新興產業將成為在低成長中創造獲利的明星,包括雲端、物流與回收。
2012年,成功以廢棄物回收模式創造營收成長的光洋科交出亮眼成績單,更名列去年度經濟部遴選出74家具有隱形冠軍潛力的中堅企業名單。
光洋科總經理馬堅勇分享,光洋科鎖定以廢料回收為核心業務的思維:「台灣是一個完全沒有資源與礦源的小島,但是又必須依賴密集的工業發展創造經濟。如果沒有原料,企業要如何發展?看見這樣的需求,光洋於是自我定位為,從Last mile 到First Mile,也就是說,在廢棄物中挖掘出工業製造所需要的貴金屬和稀有金屬。」
核心能力:成熟技術力
然而,獨特的定位也考驗著技術能力的持續強化;因為光洋科並非領先進入市場,競爭對手甚至包括來自日本、德國的百年企業,後發先至的秘密,就是成熟且持續提升的專業技術能力。
目前,光洋科共擁有超過30個分別擁有材料、化工、應用科學博士學位的研發人才,他們成為光洋科一路從貴金屬出發,先做到所謂錙銖必較的國際水準回收率,再擴展提煉能力到稀有金屬的重要戰力,也成為一支能滿足多種產業需求的超級團隊。
目前,光洋科有超過五成的客戶為全球企業,產業包括半導體、封裝、太陽能等等,面對全球競爭,光洋以穩健、漸進的策略因應市場挑戰。


關鍵策略:永續思考與經營

然而,面對景氣與訂單的能見度越來越低,有時甚至小於一個月。而就算市場出現商機,企業也不一定具備有快速應變的動態能力;此外,量與質的競爭不斷在交替。有時企業需要以小量產品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但有時卻又要面對快速、大量製造的產能挑戰,如何取得長期優勢?
「每個公司、每一天都在跟長期績效與短期績效在拔河。你到底在做造橋鋪路還是下水道?」,馬堅勇以明朝大儒顧炎武的名句,「計利當計天下利」衍生出光洋科經營的理念之一:「計利當計長遠利」。
「短利必須考量,但是當他扭曲我們去實現長遠利益的目的時,我們就必須重新思考。」因此,光洋科已經將重心轉向更長遠的未來,要從 Economy 到 Ecology,從追求營收的成長,更積極思考追求環境永續。
在柳營光洋科技園區,以太陽能屋頂、低輻射玻璃、中水回收及熱能回收等綠能科技建構的永續經營中心,具體展現了光洋科以環保價值為核心的轉型企圖,馬堅勇說,「如果我們有一個百年企業的決心,我們更需要做到聚焦、專注,要有十年鑄一劍的決心,並且持續創新求變。」


文章來源:
天下雜誌 http://ad.cw.com.tw/ad/cw/2013growing/main332.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oediso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