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15歲便能寫出專業程式而被視為天才,或是創辦Microsoft微軟、穩坐科技龍頭的地位的商業手法一直備受爭議,比爾蓋茲,靠著遠見與好競爭的天性,創造軟體王國,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
直到2008年6月卸下了微軟職務,這個美國知名企業家的故事,仍被津津樂道。
比爾蓋茲從小的家庭教育讓他做事只有一個動力:追求成功。不論求學或者創業。創立微軟初期,當時24歲的比爾蓋茲大膽預測個人電腦未來將會有非常大的商機,於是他大膽花了5萬美元,從西雅圖電腦公司買下DOS系統軟體,改名為MS-DOS後,再轉而與IBM簽訂一只黃金合約:不把程式版權賣斷給IBM,而是要求IBM每賣出一套MS DOS作業系統就支付三美元版稅給微軟。隨時IBM的PC大賣,短短三年內就讓微軟創下高達1億美元的營業額,27歲的比爾蓋茲身價已經超過7千萬美元。當時每兩台電腦就有一台是用微軟出品的軟體程式,TIME時代雜誌形容微軟產品是「機器裡頭的魔法」,搶盡了全球擁有35萬名員工的IBM風采。
而當比爾蓋茲遇見當年也是科技奇才的蘋果創辦人史帝夫賈伯斯時,兩人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係,更是科技業間最為流傳的精采故事。比爾蓋茲藉由供應軟體給蘋果電腦,拆解麥金塔的秘密,建造和麥金塔一樣完善的作業系統:Windows,然後再銷售給蘋果的所有競爭對手,讓PC的技術趕上麥金塔,但售價卻只有麥金塔的一半。果然在十年內,全球95%的電腦全面改用微軟Windows。
1995年,比爾蓋茲40歲,正值事業顛峰。當時的微軟已主宰了全球的電腦業,成為擁有1萬7千名員工的跨國企業,成為身價近130億美元的富豪。
而後網際網路的出現,卻醞釀人類科技史上的一項變革,也讓比爾蓋茲和微軟埋下日後的危機。當時一家名為Netscape(網景)的小公司,發明了全世界第一套網路瀏覽軟體,推出讓一般家庭使用者免費下載的策略,產品一推出就隨即大受好評,使的Netscape成功向企業使用者,收費大獲盈利。原本輕忽趨勢的比爾蓋茲受到威脅,眼見網際網路商機被搶先,終於決定反擊,立即跟進,推出微軟瀏覽器IE。一如對付蘋果麥金塔的策略,比爾蓋茲採取:看對手怎麼做、有沒有賺錢,跟在對手後面,逮到機會再超越他們。為了趕上Netscape(網景) ,微軟全面免費提供IE給消費者,並向電腦廠商施壓,排擠網景瀏覽器,終於讓網景公司在1998年倒閉,比爾蓋茲在網路戰爭中大獲全勝。但輿論開始質疑和批評,微軟用了不當的商業手段,贏得勝利。
1998年10月19日美國司法部對微軟提出法律訴訟。微軟被控濫用市場獨佔權,利用反市場和反競爭的行為,贏得網際網路的戰爭。當時全球媒體都在關注這件案子的每個細節。若敗訴就表示微軟要瓦解了,比爾蓋茲的帝國岌岌可危。在微軟受審期間,美國民眾發現了比爾蓋茲不為人知的一面,紀錄片中的比爾蓋茲看起來非常不安,軟體業的巨人看起來就像偷餅乾被逮的小孩。原本被世人視為偉大的美國企業家,形象整個大翻盤,媒體更諷刺他為邪惡的獨裁者。微軟股價跌了三成,比爾蓋茲的個人資產減半。這場訴訟前前後後拖了四年,2002年,判決微軟有罪,需受到美國政府的監視。
這場官司最後雖然只是換來微軟被警告不得再犯同樣的行為,幸運逃過了制裁,但對於微軟與比爾蓋茲個人的形象卻大為損害。
為了解除人生重大的危機,逆轉形象,比爾蓋茲開始參與全球各國的慈善音樂會和高峰會,成為國際人道主義的親善大使,捐出超過240億美元成立對抗貧窮的基金會。比爾蓋茲企圖不再只是被稱為全球首富,更要創造全球最大的慈善組織。2005年,比爾蓋茲獲選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當初只是為了扭轉企業形像的比爾蓋茲,在離開微軟後,仍繼續與妻子瑪琳達在全世界各地,以影響力幫助窮人和弱勢族群。走過風雨,過去微軟創造了價值,影響世界,現在比爾蓋茲以慈善家的身分回饋世界,創造了另一種人生價值。
資料來源: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4168&path=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