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2006年ISO 14064公告以來,爲了解組織溫室氣體排放情形即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s),組織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工作是很重要的。而目前國際間政府與企業在推動執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時,為了讓各組織所提報的排放量數據,呈現出完整性、一致性、準確性及透明度,並可便於比較供查證,對於數據資料的收集、計算及提報方式,需依不同國家各自參與之體係要求,亦須參考國際間通用的溫室氣體盤查指引,包含ISO 14064溫室氣體國際標準及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之規範。本文即針對企業間溫室氣體排放源鑑別與排放量計算方法與注意事項提出說明。
其盤查流程及各階段執行重點如下:
以下就各階段易產生之缺失或遺漏項目補充說明:
‧確認組織邊界與設定基準年:
在溫室氣體減量法尚未公佈前,一般基準年之設定乃以首度盤查年當做基準年;而在組織邊界之選擇,採股權比例或控制法則時皆應明確,不同的邊界設定會導致不同的盤查結果。
‧營運邊界設定與溫室氣體排放源鑑別
範疇一來自公司所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中,必須針對公司的整個製程全盤調查清楚(包含使用之原物料、氣體、製程之反應式等)。而逸散排放源部分則必須對廠區各樓層冰箱及飲水機之冷媒內冷媒的使用規格形式確認。
範疇二指排放為公司作業活動的結果,但排放源為另ㄧ公司所有。能源之間接溫室氣體,除了能源產業,此範疇之排放就多數廠商而言皆佔了很高比例,相對的風險值也高,所以在鑑別時應將相關的表單、單據取得。
‧排放量之量化與計算
大多數廠商皆使用排放係數法,指利用原料、物料、燃料之使用量或產量等數值乘上特定的排放係數所得的排放量方法。即利用原(燃)物料使用量(即活動數據)與排放因子相乘的方法計算出CO2排放量。
(a)年活動數據:指一段時間內之生產量(或能源消耗量或服務量)之大小。
(b)排放係數:或稱「排放因子」,可定義為每單位生產量(或能源消耗量或服務量)。
在計算時常會犯下列錯誤:數據不恰當、單位不一致、量測不準確、數據不確實、計算不正確、紀錄不正確、量測不精準…等。這些都會導致整個數據的不確定性增加,所以公司應針對所有盤查要用到的數據資料,訂定一套數據管理規則,管理相關資料的鑑別、蒐集並妥善保存原始單據。
建立排放量盤查清冊的目的在於針對公司整體溫室氣體排放情形與相關數據進行彙整加總,以提供作為公司公開內部溫室氣體排放資訊的依據。依據ISO14064條文要求,企業在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時,於個別設施與組織層級進行量化時,應將下列事項予以文件化:
(a)每種溫室氣體之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
(b)溫室氣體移除量
(c)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
(d)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
(e)源自生質燃燒之直接CO2排放量
除此之外,請於報告中適當針對下列進行聲明:(1)此份報告已依據標準製作(2)查證種類,如欲取得之保證等級種類(合理或有限)。
溫室氣體盤查是了解公司溫室氣體排放的首要工作,充分且適當的溫室氣體相關資訊,可以讓預期使用者做出合理可信之決策。ISO 14064與我們所熟知的管理系統(ISO 9001 、ISO 14001或OHSAS 18001)不同,企業在推動執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時,因為要符合其五大原則,基本上可以將其當做是一個會計的查帳。準確的掌握溫室氣體排放量,才能了解產業內部減量空間所在,進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並可進一歩規劃短中長期減量計畫,建立合理的減量努力目標。
溫室氣體盤查是了解公司溫室氣體排放的首要工作,充分且適當的溫室氣體相關資訊,可以讓預期使用者做出合理可信之決策。ISO 14064與我們所熟知的管理系統(ISO 9001 、ISO 14001或OHSAS 18001)不同,企業在推動執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時,因為要符合其五大原則,基本上可以將其當做是一個會計的查帳。準確的掌握溫室氣體排放量,才能了解產業內部減量空間所在,進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並可進一歩規劃短中長期減量計畫,建立合理的減量努力目標。
http://www.kind.com.tw/main.php?action=article_intro&id=8
全站熱搜